Skip to content

格氏试剂的制备与滴定

  • 贡献者:继训;整理:陈心怡

格氏试剂的制备

成功引发格氏试剂的技巧: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碘或1,2-二溴乙烷加入到含有溶剂和金属镁的烧瓶中,1,2-二溴乙烷和镁表面的氧化层反应,生成溴化镁和乙烯气体。氧化层脱落后,洁净的镁单质直接与有机卤化物接触,随后生成格氏试剂;使用碘的原理相似,碘单质与镁表层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碘化镁,同样促进格氏试剂的形成。此外,制备格氏试剂常使用乙醚或四氢呋喃等醚类溶剂,因为此类溶剂的氧原子可以与金属镁离子配位生成螯合物,使格氏试剂更加稳定。

使用金属镁制备格氏试剂

将镁屑(3.5 g,146 mmol,在真空下将烧瓶火焰干燥。用氩气冲洗系统并使其冷却)与10 mL四氢呋喃混合后,向烧瓶中加入两滴1,2-二溴乙烷以去除金属镁表面的氧化层。将({[(2R)-3-溴-2-甲基丙基]氧基}甲基)苯(10.4 g,43 mmol)溶解在70 mL四氢呋喃中,随后在保证体系处于稍稍回流的情况下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反应开始前,溴化物的添加量不应超过总量的25%。待格氏试剂开始生成后,将体系加热至回流,持续30分钟,随后冷却到室温,再向体系中补加40 mL的四氢呋喃溶剂以得到浓度为0.5 M的对应格氏试剂溶液。

参考文献:Li, J. Total Synthesis of Myxovirescin A and Approaches Toward the Synthesis of the A/B Ring System of Zoanthamine. Ph.D. Thesis, Indiana Univiversity: Bloomington, Indiana; 1996.

通过可以购买到的格氏试剂来进行更复杂的反应

将溶解在四氢呋喃溶剂(1.31 mL, 0.8 M)中的异丙基溴化镁(1.05 mmol)在五分钟内逐滴加入到溶有4,5-二溴噻吩-2-甲酸乙酯中(314 mg, 1 mmol)的10 mL四氢呋喃中。反应在-40℃下进行,并使用氩气保护,经气相色谱监测确定格氏试剂交换完毕后,向反应瓶中加入苯甲醛(122 μL, 1.20 mmol),并将反应转移到室温下进行,待反应结束后,使用2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并使用乙醚萃取,有机层干燥后使用色谱法纯化,以正庚烷:乙醚=4:1的配比配制流动相溶剂进行纯化分离,得到产物醇283 mg,产率83%,为无色油状液体。

参考文献:Abarbri, M.; Thibonnet, J.; Berillon, L.; Dehmel, F.; Rottlander, M.; Knochel, P . J. Org. Chem. 2000, 65, 4618-4634.

格氏试剂的滴定

格氏试剂的滴定方法为在四氢呋喃溶剂中滴定薄荷醇,滴定过程中所用的指示剂为1,10-菲罗啉。格氏试剂与薄荷醇按照1:1当量反应,当体系迅速变为紫色或紫红色时达到滴定的终点。

具体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向50 mL规格、用火焰干燥过的两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搅拌子,在氮气保护下迅速加入薄荷醇(312 mg, 2 mmol)、1,10-菲罗啉(4 mg, 0.02 mmol)引和干燥的四氢呋喃溶剂 (15 mL,可用氢化钙蒸馏)。得到的溶液在氮气气氛下在室温下持续搅拌。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待测格氏试剂,直到明显的紫色或紫红色持续超过一分钟即为达到滴定终点。

格氏试剂浓度计算

格氏试剂的浓度 = 薄荷醇的物质的量/滴定所用格氏试剂的体积

注意

格氏试剂与薄荷醇生成醇镁后,生成的与1,10-菲罗啉络合所需的RMgX溶液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不包括在滴度计算中。

参考文献:Lin, H, -S.; Paquette, L. A.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94, 24, 2503-2506. Watson, S. C.; Eastham, J. F. J. Organometal. Chem. 1967, 9, 165-168.

最后编辑:

CPU-SOP | 中国药科大学实验标准操作规程(SOP)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