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PU毕设课题汇总

2025届最新毕设课题持续汇总中!

药大老师招毕设?欢迎联系我们

胡芳

  • 手机号:18975806224(潘瑾如)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01
  • 实验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03西

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渠道,系统科学的课堂考勤是保证各项教学计划有效落实和顺利执行的重要条件。为简化考勤流程,提高考勤效率和准确性,本课题拟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设计一款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并结合人脸检测算法获取学生的面部图像,并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将其与数据库中的学生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实现了精准的学生自动考勤。经反复测试后,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稳定且交互人性化,对于智慧教室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孟卫

  • 手机号:18322209680(陆浩龙)
  • 办公室/实验室:江宁校区教学楼B105、教学楼B205

利用snapgene软件设计合成双基因质粒

生物制造因其绿色和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生物合成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同化反应的总称‌。它包括利用生物体内的‌酶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代谢过程合成所需的物质。生物合成可以在生物体内进行,也可以在体外进行,例如在‌培养细胞中进行。Snapgene作为一个基因合成中常用的软件可辅助我们设计双基因质粒,并通过实验验证质粒的有效性。为节约成本且减少化学合成中有机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本课题拟采用利用snapgene软件设计合成双基因质粒,将两种酶合成到同一个质粒上,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两种酶实现两步反应合成目标物质。

Python在物化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仪器测定所得大量实验数据来揭示客观规律是物理化学实验的特色,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是这门课的难点。以燃烧热测定为例,将 Python 程序直接用于实验数据处理,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得到雷诺曲线,蔗糖燃烧热及相对误差等,并通过对关键代码的修改,能将程序扩展到其他实验应用中,进一步通过第三方库将其转化成脱离语言环境、且能够在操作系统使用的软件。Pyhon 程序应用于物理化学数据处理中能为实验的高效进行提供切实的保障,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应用性。鉴于此,本课题以燃烧热测定为例,拟采用python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

余丹妮

  • 手机号:13912968451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01
  • 实验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14东

抑菌用水凝胶的制备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菌感染会在伤口处引起慢性炎症,导致伤口长久不能愈合,因此,用于控制感染的抑菌性水凝胶成为了研究热点。天然聚合物由于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制药以及食品包装等领域。实验选用天然高分子材料经过修饰,负载抑菌性药物,制备成外用水凝胶,测定凝胶的粘附性能等物理性状,以判断是否符合药用标准。

抑菌收敛贴剂的制备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中医中药治疗痤疮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中医中药治疗痤疮具有纯天然、毒副作用小、疗效好、无依赖性等特点。本课题通过筛选中药组方中的有效成分,辅以合理的制剂处方,制备成贴膜剂,以提高痤疮治疗的疗效。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驱蚊止痒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性状研究

虫咬性皮炎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被叮咬处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症状,继而形成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等。常用于治疗虫咬性皮炎的药物主要为激素类药物、化学药物和天然成分药物,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以及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抗组胺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共济失调、食欲不振以及口干。

近年来,含天然成分的药物受到患者的青睐,利用纳米技术制备含中药成分的制剂,可以提高中药的稳定性,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起到缓释和靶向作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潜力。

黎文海

  • 手机号:13851606921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315
  • 实验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308

合成方法学

新方法构建噻嗪杂环

在杂环中,噻嗪杂环是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基元之一,普遍存在于各种天然和合成的药物分子中。并且由于噻嗪环具有独特生理和病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抗炎、抗菌等各种疾病的药用治疗。例如:吡罗昔康(Piroxicam)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疼痛炎症。氯丙嗪(chlorpromazine)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上市药物。硝呋替莫(Nifurtimox)是克氏锥虫的驱虫药。本课题利用吡啶硫内鎓盐,高效便捷的实现C-S键的构建,合成噻嗪杂环。

新方法合成四取代噻吩

噻吩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含硫五元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材料科学中,噻吩类衍生物,特别是聚噻吩由于其优良的导电性能,被大量应用于导电材料、‌传感器、‌电池等领域。此外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和药物价值的杂环化合物,应用于抗肿瘤、抗炎、抗血栓、等领域,许多含噻吩的药物已获得FDA的批准、例如西他生坦、莫他匹酮、头孢西丁、舒洛芬等。1,4-吡啶硫内鎓盐是一类重要的氮硫杂合成子,其中的吡啶片段既可以作为离去基团,也可以作为亲电反应位点参与反应,构建多种类型的氮硫杂骨架。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布美他尼(Bumetanide),化学名为2-磺酰胺基-4-苯氧基-5-正丁胺基苯甲酸,为间位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是一种强效髓袢利尿药,利尿效果为呋塞米的40~60倍。布美他尼的利尿作用机制与抑制Na+-K+-ATP酶的活性有关。主要是通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Cl-的主动重吸收和Na+的被动重吸收,从而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过程起到利尿作用。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的布美他尼(2-磺酰胺基-4-苯氧基-5-正丁胺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进一步推进布美他尼的工业化生产。

药物化学

抗成瘾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人在摄取致瘾性药物后,会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上多巴转运蛋白(DAT)的活性,而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DA)浓度升高,从而诱发奖赏效应,使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的损害。有研究表明刺五加苷B可以有效减弱对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依赖和渴求,实验通过合成一系列新型的芥子醇衍生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期待得到具有较好抗成瘾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胡竟志

  • 手机号:18936898392(微信同号)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A309

3D打印定制化口服药剂的载药PVA耗材的制备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定制化口服药剂逐渐成为药物研发与制造领域的重要方向。3D打印技术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精确的结构控制能力,为个性化药物制备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本课题旨在研发一种基于聚乙烯醇(PVA)的载药耗材,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定制化口服药剂的制备。

在该研究中,将以PVA为基体材料,结合药物分子及功能性助剂,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并探索其与载药耗材的溶胀行为、药物释放速率之间的关系,使其既能满足3D打印的加工需求,又能实现良好的药物负载性能和释放特性。此外,将结合药剂学要求,对载药耗材的可打印性,药物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系统评估。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为定制化药物制造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还将推动3D打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3D打印参数,最终实现一种适用于不同患者需求的定制化载药PVA耗材,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人工智能驱动的载药水凝胶设计及其3D打印制备研究

水凝胶凭借其三维网络结构、高含水量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医学和药学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药物递送、组织修复和生物医学支架等领域。然而,针对复杂的生物医学需求,水凝胶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目标性能(如力学强度、降解速率和药物释放行为),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打印性,以实现复杂结构的精准构建。因此,如何高效设计具备优异功能与可打印性的水凝胶是当前研究的核心挑战。

本课题基于前期构建的水凝胶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载药水凝胶的设计。通过分析数据库中水凝胶的组成成分、结构特性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其可打印性、力学性能等功能。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基于现有数据,快速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大大减少了实验筛选和材料优化的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3D打印验证人工智能预测的水凝胶组分,并将实际打印和功能测试结果反馈至人工智能模型,持续优化预测精度。

本课题通过人工智能与3D打印的结合,为水凝胶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系统的方法。人工智能技术显著缩短组分筛选的时间成本,3D打印则验证了材料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该研究不仅将推动水凝胶在药物释放、创伤修复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智能化材料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开辟了新方向。

基于生物力学的定制化鞋垫设计及其3D打印制备

随着个性化医疗和运动医学的发展,定制化鞋垫作为一种改善足部功能、减轻疼痛以及预防运动伤害的重要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运动员、糖尿病患者和长期站立工作者等群体。传统鞋垫往往依赖于通用设计,难以满足个体的足部生物力学需求,因此,如何根据个体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鞋垫定制,成为提高鞋垫舒适性与功能性的关键。

本课题旨在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结合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备一款符合个体足部形态和运动需求的定制化鞋垫。通过收集个体的足部数据(如足弓、脚掌压力分布、步态等),利用生物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部位承载的压力、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变化等因素,为鞋垫的设计提供精准依据。结合3D打印技术,根据设计参数个性化定制鞋垫结构,以优化足部受力分布,提升穿戴舒适性,并根据运动需求调节鞋垫的硬度、支撑性及弹性。

本课题将推动鞋垫定制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提供一种高效、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群体的足部需求。通过生物力学驱动的设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鞋垫的舒适性、支撑性与功能性,从而有效减轻足部压力,预防运动损伤,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苏玉

  • 手机号:19951796458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315
  • 实验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05东

电化学合成胺类化合物

部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剂昂贵、合成条件苛刻等缺点;电化学有机合成通过电化学能提供电子和质子,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本课题意在针对电化学合成胺类化合物进行实验与优化,通过改变电化学条件,电极、温度、电解质、溶剂等合成胺类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与优化,提高有机合成产物的产率。

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医疗消毒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然而,传统的过氧化氢生产方法往往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能耗较高。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高效且环保的光催化方法来合成过氧化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g-C3N4是一种具有较好光催化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宽的光吸收范围、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成为了光催化研究中的热门材料。在本课题中,我探索了通过太阳光照射g-C3N4材料来激发其表面电子,从而促进氧气分子生成过氧化氢。

pH响应型连接链构建的三苯胺型光敏剂的合成

光动力疗法通过光激发组织细胞内光敏剂而产生的活性氧损伤肿瘤细胞,破坏肿瘤相关血管,进而激活免疫应答这三种机制对肿瘤组织造成损伤。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手段,光动力疗法具有创伤小、全身毒性低、抗肿瘤谱广、可以与传统治疗手段结合使用等优势。光动力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世界范围内有多种光敏剂经临床批准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光化性角化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但大部分光敏剂存在对正常组织的光毒性反应。可激活的光敏剂能够实现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在肿瘤组织中受肿瘤微环境中缺氧、高谷胱甘肽、酶等因素影响,连接链断裂,淬灭剂与光敏剂分离,光敏剂激活,产生活性氧。本课题拟选取不同响应类型的linker连接光敏剂与淬灭剂并验证其响应性。

组织蛋白酶B响应的二肽连接链构建的可激活光敏剂的合成

光动力疗法通过光激发组织细胞内光敏剂而产生的活性氧损伤肿瘤细胞,破坏肿瘤相关血管,进而激活免疫应答这三种机制对肿瘤组织造成损伤。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手段,光动力疗法具有创伤小、全身毒性低、抗肿瘤谱广、可以与传统治疗手段结合使用等优势。光动力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世界范围内有多种光敏剂经临床批准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光化性角化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但大部分光敏剂存在对正常组织的光毒性反应。可激活的光敏剂能够实现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在肿瘤组织中受肿瘤微环境中缺氧、高谷胱甘肽、酶等因素影响,连接链断裂,淬灭剂与光敏剂分离,光敏剂激活,产生活性氧。因此,本课题基于组织蛋白酶B响应的二肽连接链构建可激活光敏剂,以期改善光敏剂对正常组织的光毒性反应。

奚俊婷(已招满)

  • 手机号:15150654384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315
  • 实验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03东

胡影(已招满)

  • 手机号:13685199524
  • 办公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315
  • 实验室:江宁校区实验楼C203

最后编辑:

药实践 | 药大学子的实践资源汇总平台